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推进“决战课堂“行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广大教师深耕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学期,兰化一中继续常态化开展党员教师示范课活动,通过示范引领,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智慧型教师队伍。
4月22日上午,党员教师马青玲讲授了《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一课,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本节课以“5G通信技术”为切入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情境、理论、实践和迁移四个部分的学习范式。该范式强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围绕技术原理展开,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字技能。
课堂上,马老师播放了影片《5G时代》,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5G技术。随后,她提出了两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先前认识中的不足。为了阐释复杂的通信网络概念,马老师以人体神经系统为例进行类比。在讨论电子商务平台时,她分别从买家和服务商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技术细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在讲解不同类型网络时,马老师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方法。首先,她介绍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区别,然后逐步深入到学校电脑室的网络架构和家庭路由器的设计原理。最后,她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和传输过程。这种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特别是在展示分组交换过程时,马老师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据打包、传递和重组的全过程,大大简化了复杂的教学内容。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马老师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软件的优势。无论是资料收集还是问题解决,AI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研究数据交换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DeepSeek等程序挖掘更多信息;在完成课外作业时,学生需要借助AI分析在线课程延迟的原因,并撰写专业报告。这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相关技术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合理有效使用科技产品的能力。
整个学习过程中马老师特别关注了设备及应用程序的安全使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在巩固练习阶段,马老师通过问卷调查快速评估了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据此调整后续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效果。马老师开发的智能化助手成为本次课程的一大亮点,它展示了如何在网络中恰当利用AI资源进行工作或娱乐活动,展现了信息技术领域的独特魅力。
授课结束后,听课教师进行评课,大家一致认为马老师巧妙结合了5G通信技术和先进计算科学手段,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探险之旅,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寻找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批判性思维,为高效开展信息科技课树立了新标杆,并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迈出了坚实一步,值得推广。
4月23日上午,学校篮球场上洋溢着青春活力与求知热情。随着第五节课上课铃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党员示范课精彩开启。此次党员示范课由体育教师魏万婷主讲,第一党支部党员、体育学科组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首先,魏老师通过一套充满活力的篮球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音乐响起,她带领学生们迅速进入运动状态,身体的律动与篮球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随后,魏老师详细讲解了篮球单手肩上传球的技术要点。她站在场地中央,手持篮球,用既专业又通俗的语言,逐步剖析了准备姿势、持球方法、力量传递路径和抛掷角度等关键要素。“两腿前后开立,膝关节微屈,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主要依靠手指尖和指根部位触球。”同时,她通过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观察传球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分解式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传球技术的学习难度,使台下的学生不仅全神贯注地观看示范动作,还不时尝试模仿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魏万婷老师以其精准无误的示范动作为标杆,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将深奥的知识点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内容。她还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传球技术的核心要领,课堂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进入实践环节后,魏老师穿梭于学生之间,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了细致入微的个性化指导。她弯腰俯身,亲手纠正学生的持球姿势;或轻抬脚跟,帮助他们找到最佳的力量释放点。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问题,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此外,她还精心设计了一场趣味盎然的竞赛游戏:各小组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投篮对抗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学生们在相互切磋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共同进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课后,参与观摩的教师们纷纷对此次示范课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认为魏老师的这堂课,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将复杂的体育动作讲解得简单明了。更重要的是,她在教学中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真正体现了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
4月25日上午,党员教师何祖英开展了一堂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图像题”为主题的党员示范课活动。学校领导、第三支部党员、全体化学教师参加活动,共同开启了一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的教学研讨盛宴。
何祖英老师精心设计的课程围绕“利用数型结合思想突破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图像题”展开,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环节紧凑、亮点纷呈。
在第一环节,何老师运用文字描述型试题,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深入理解三个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以及三种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的相关必备知识。通过细致讲解与精准引导,学生们对抽象的概念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筑牢根基。
第二环节是本次课程的核心亮点,何老师聚焦识图、辨图能力,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各类常数的计算和换算,以及平衡常数 K 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何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在复杂情境下快速识别图像,精准捕捉图像中 K 计算的突破口。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归纳与论证等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整节课始终贯穿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培养,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逐步构建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科观念。
课堂上,何老师教学风格亲切自然,语言生动风趣,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生们热情高涨,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充分展现了何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授课结束后,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何祖英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重难点突破方法进行了详细说课。他分享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随后,组内教师们纷纷发言,针对本节课在内容呈现、表现方式、难点突破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课程进行了剖析,既有对精彩之处的赞赏,也有对改进方向的思考,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火花不断碰撞。
学校党总支书记李晓钟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中备考复习策略给予了指导和建议。他强调,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深入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复习,提高备考效率。
最后,化学学科组长谢渊德老师对本次示范课进行了总结。他对何祖英老师的精彩授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全体化学教师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深耕课堂,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推动学校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学校将以党员教师示范课为抓手,深入推进“决战课堂”行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和育人方式的转变,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